笔者注:这是《苗学通论再论》九黎系列之四《九黎解说》
九黎解说
作者:石朝江
蚩尤九黎城自建成开放以来,深受广大游客和观众的喜爱,人们被苗族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所震撼。游客及观众在感叹的同时,也互动的提出了一些问题。蚩尤九黎城景区管理部将这些问题疏理出来,要我给予必要的解说。笔者先后到蚩尤九黎城已经是第九次了,除开会及专题讲座外,主要是实地考察蚩尤九黎城。现不揣冒昧,就我所知的情况和考察的结果报告如下,还希望方家批评指正!
1、蚩尤是苗族祖先的佐证资料
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及考古资料证明,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:五千年前雄居祖国东方的九黎部族是苗部落,蚩尤是苗民的英雄祖先,苗族是九黎部落的后裔。现在苗族三大方言都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。黔东南方言称蚩尤为榜香尤,湘西方言称剖尤和绞黎够尤(即九黎蚩尤),而川、黔、滇方言则直接称蚩尤。四川南部和贵州北部、西部的苗族地区建有蚩尤庙。湘西、渝东、黔东北苗族祭祀祖先“剖尤”或“绞黎够尤”时,要用竹子编成山洞状,糊以纸,巫师坐“洞”旁敲竹筒,摇铃铛,但不能敲鼓。据说,当年祖先剖尤是战败而退入山沿林箐的,击鼓容易被人发现。黔东南流传的苗族史诗《榜香尤》,说香尤是苗族的第一位祖先,人们在唱歌或对话中,听到榜香尤的名字,都要肃然起敬。现在贵州丹寨、凯里的一些苗族村寨,每年都要过“祭尤节”,祭祀苗族祖先蚩尤。“祭尤节”的供品样样都是九份,他们说是祭祀九黎部落的九大首领。
学界一致公认蚩尤是苗族的祖先。林惠祥在《中国民族史》中说:“中国史上所记汉族与异族第一次之战争即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,黄帝为汉族之领袖,蚩尤为九黎即苗族之酋长。”对胜者称“领袖”,败者称“酋长”,虽然带有褒胜贬败之含意,但还是充分肯定了涿鹿之战是汉族祖先与苗族祖先的战争。又比如,范文澜在《中国通史简编》中说:“黄炎两族开始联合和触合,共同对抗强大的苗族”。而对中华民族别具深情而又胸怀大度的鲁迅曾这样感叹说:涿鹿之战“苗族大败以后,都往山里跑,这是我们的先帝轩辕氏赶他们的。”
2、“苗族”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?
苗族从古至今都自称为“蒙”,“苗”是他称。7000多年前,“蒙”因为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,史学考证时称其为“东蒙”。“东蒙”,即是上古时期居住在我国东方的古苗人。因为“东蒙”人最先进入农耕,种植水稻作物,故中国史籍称其为苗、苗人或苗民。
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:“苗民……继宜秬是食。”《诗经·硕鼠》:“无食我苗。”注;“嘉谷也。”《公羊·庄七年传》注:“苗者,禾,生曰苗,秀曰禾。”《说文》:“苗,草生于田者。” 《管子·省官》:“相高下,视肥瘠,观地力,明诏期,前后农夫……使五谷桑麻,皆安其处,由田之事也”。上述记载告诉我们,“东蒙”人被取名为苗,与其种田农耕有关。
盛襄子在《湖南苗史述略》中就说:“苗,草生于田者曰苗,凡草初生亦曰苗,故知古代称东南方土著人民曰苗,实显该族能深耕细耨,戮力农事,以农业为生活之根本,与我上古游牧之汉族不同,并无何种轻侮之意存乎其间。”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他出版的第一部《苗族调査报吿》中说:“苗族二字可译为犁田之人。”这就是苗族名称的由来。
上古“东蒙”人后裔之苗族,也非常喜欢“苗族”这一称谓,并以“苗族”为自豪。前些年,云南的苗族创作了一首《我们的名字叫苗族》的歌。歌词说:“为什么我们要使用自己的语言?为什么我们要配饰自己的装束?不为什么呵,因为我们的名字叫苗族……”这首歌唱出了苗族人民的骄傲!唱出了苗族人民的自豪!
3、龙的传人源于伏羲“以龙纪官”
据说7000多年前,伏羲统一东部平原后,建都于宛丘,即今河南淮阳县。伏羲画地之制,“立九部,百官立”。为了加强团结,增进合力,并使大家有一个共同标志,伏羲综合了各氏族的图腾特点,如马的头、鹿的角、蛇的身、鱼的鳞、鹰的爪等,把它们结合在一块,形成了一个各氏族部落共同的图腾——龙。这就是龙的来历,龙的含义。伏羲以龙纪官,分理海内。比如,命朱襄为飞龙氏,造书契;昊英为潜龙氏,造甲历;大庭为居龙氏,造屋庐;浑沌为降龙氏,驱民害;阴康为土龙氏,治田果;栗陆为水龙氏,疏导泉流等。
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由此而来。龙的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,是促进全国统一的旗帜,是增强民族团结的灵魂。
4、苗族自诩是龙的传人
蚩尤九黎城的建筑物,龙的装饰是最突出的。比如蚩尤大殿,蚩尤塑像的两边悬挂着两条龙,进殿的左面是龙戏九珠,右面是龙生九子,正中间三级阶刻有99条不同形状的龙,有的露出龙头,有的露出龙身,有的露出龙尾。再比如,九黎宫上盘有九条龙,五条金龙和四条银龙等。综观整个蚩尤九黎城的建筑物,龙的装饰是最突出的特色,因为苗族自诩是伏羲的后代,是龙的传人。
5、彭水县苗族属于东部方言的红苗
数千年来,苗族从华东到中原,从中原到中南,从中南到西南,甚至还有一部分从中国到东南亚,又从东南亚到世界各地。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学家格迪斯就说过:“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,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。”
由于苗族大迁徙大流离,这也使得苗族居住分散,支系繁多,彼此相互隔绝,单从语言上就分为三大方言,七个次方言,十八种土语。彭水苗族属于东部方言,即湘西方言。苗族服饰被誉为天底下最美最极致的霓裳,华丽庄重。从服饰上划分,苗族服饰颜色有红色的、白色的、花色的、青色的、黑色的等等。外界根据服饰颜色的不同,而称其为红苗、白苗、花苗、青苗、黑苗等。由于这些称谓不带任何贬意,只是根据服饰颜色而将他们区别开来,苗族人民一般也不反对。彭水县的苗族属于东部方言的红苗。
6、彭水苗族祭祀“告尤”由来已久
彭水苗族认为自己的祖先叫“告尤”(即蚩尤)。千百年来,在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二个赶场日,都要祭祀“告尤”。届时女人赶制“牯子粑”,用于代替祭祀中的活牛,男人则下田罩鱼,备好甜苗酒,准备一切祭祀用品,在祭祀的这天,全村人聚集在苗家大堂,祭师念诵祭词,助手将“牯子粑”分成小块,把贡品分给族人同食,半小时内要饮9次酒,散祭品9次,供奉于9位祖公。仪式结束之后,族人同庆,酒过三巡,谈古论今,男人还会举行射箭,搬手劲,扭扁担等活动,女人于酒桌边顺手拿起板凳,跳起板凳舞,这场隆重的大典,所祭祀的就是传说中的兵主战神蚩尤。
7、蚩尤塑像两边为什么悬挂两条龙
如前所述,在蚩尤大殿正中,供奉着纯青铜打造的蚩尤神像,座像高5.99米,长3.3米,宽1.9米,重达40吨。蚩尤塑像两边悬挂着两条龙,在苗族人的心目当中,蚩尤就是古天子,是苗族最早的天王。
苗族认为蚩尤是古天子,与中国史籍记载是一致的。《越绝书》:“少昊治西方,蚩尤佐之,使主金”。马融曰:“蚩尤,少昊之末,九黎之君”。《史记集解》应勋曰:“蚩尤,古天子”。《国语·楚语》:“九黎,黎氏九人,蚩尤之徒也”。《周书·吕刑》:“蚩尤对苗民制以刑”。近人章太炎在《排满评议》中说:“蚩尤为苗族豪酋,则历史言苗者始此”。夏曾佑在《中国古代史》中也说:“蚩尤为九黎之君”。由此可见,蚩尤塑像两边悬挂两条龙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8、蚩尤塑像前的左右分别是他的八大金刚
蚩尤大殿的大门,由12开24扇门组成。门上雕刻有龙、仙人、老翁打鱼、老翁担柴、苗家女、牧童吹笛等。蚩尤塑像前的左右分别是蚩尤的八大金刚。一边四个,共八大首领。根据中国史籍记载,蚩尤所统领的九黎联盟是由九个部落组成,除了蚩尤自身所在的部落外,还有八个较大的部落,当然还有更多较小的部落或氏族,大小首领共81人。蚩尤是部落联盟的大首领,八个较大部落都有一个部落首领。这八个首领都叫什么名字?未见诸正史记载。有人根据野史资料,认为八大首领分别是:战神刑天、星神夸父、水神共工、风伯飞廉、雨师屏翳、冥神神荼、冥神郁垒、魔星后卿。由于没有定论,我们姑且不谈他们的历史贡献,留待后人去考证。
9、蚩尤塑像两边为何悬挂的“福”“寿”两字?
蚩尤大殿的蚩尤塑像,左面是一大幅“寿”字,右面是一大幅“福”字。长寿、幸福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,苗族也不例外。他们祭祀祖先蚩尤,就是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健康长寿,幸福安康。
10、蚩尤大殿前面的两头牛为什么是单角?
蚩尤大殿左前方是一头卧地昂头的母牛,而右面则是一头公牛,公牛的颈背上有一个大包。两头牛都披着盔甲,而且都是单角。为什么不是双角,还披着盔甲?传说涿鹿大战时,九黎部落的牛羊群都参加了,牛不但披盔带甲,而且还是单角。据说,单角作战比双角作战更有战斗力,杀伤力更大。
11、九黎演武场为什么建在蚩尤大殿的旁边?
在蚩尤大殿的左面是九黎演武场。为什么要在蚩尤大殿旁边建演武场?寓意在于祭祀“兵主”——蚩尤。《尸子·地数》载:“造冶者,蚩尤也。”《世本·作篇》载:“蚩尤以金作兵。”《龙鱼河图》载:蚩尤“造立兵杖、刀、戟、大弩,威振天下”。中国著名历史人物秦始皇、刘邦、李世民等尊蚩尤为“兵主”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载:“秦代祀东方八神将,三曰兵主祠蚩尤”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载:刘邦“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。”《宋史·礼志》载:“太宗征河东……祭蚩尤于玛牙”。由此可见,秦始皇祀八神,第三为“兵主”蚩尤。刘邦夺取天下后首先祭蚩尤。唐太宗征河东前,先要祭祀战争之神蚩尤。说明蚩尤作兵,善战,被秦始皇、刘邦、唐太宗等尊之为“兵主”。
在蚩尤大殿旁边建蚩尤演武场,寓意祭祀“兵主”——蚩尤。下一步,蚩尤九黎城还将招收武术班,利用演武场传授苗族武术,培养苗族武术人才,宏扬苗族武术精神。
12、九黎宫为什么是九进,高度99米
九黎宫的九进建筑象征着九黎联盟的九个部落,建筑总高度99米,象征着九黎部落联盟的九九八十一个兄弟氏族。《国语·楚语》载:“九黎,黎氏九人,蚩尤之徒也”。《龙鱼河图》载:“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”。范文澜在《中国通史简编》中考证说:“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,每个部落又各包含九个兄弟氏族,共八十一兄弟氏族。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,兄弟八十一人,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。”九黎宫的九进建筑,总高度99米,就是寓意九黎联盟的九个部落及其九九八十一个兄弟氏族。
13、九黎宫上为什么盘有九条龙?
九黎宫上盘有九条龙,五条金龙和四条银龙。众所周知,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。龙图腾源于七千多年前的伏羲太昊。中国史籍记载,伏羲太昊统一东部平原后,“兴管理,立九部,百官立”,“建都宛丘,以龙纪官,分理海内”,伏羲以龙来命名部落群的管理者。苗族源于伏羲太昊集团,自然也就是龙的传人。历经数千年,伏羲后裔大部分都同化到汉族或其他民族中去了。中华民族血脉交融,早就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都是龙的传人。
14、九条龙为什么五金四银?为什么还有龙身牛首?
九条龙盘九黎宫,为什么五条是金龙,四条是银龙?这与屋顶上的翘角金少银多不同,五金四银寓意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,苗族只是大家庭中的一员,他们希望国家统一,民族团结,国富民强,齐奔小康。另外还有四条龙还是龙身牛首。因为在苗族同胞的观念中,龙牛不分,都是他们的图腾对象。
15、九黎为什么又叫九夷
九黎为什么又叫九夷?《说文》载:“夷,东方之人也。从大,从弓,会意,弓所持也。” 郭璞《尔雅注》云:“九夷在东”。马融曰:“东方之夷有九种。”可见,夷是对东方各部族的统称。在古文献中被称为“夷”的人群,都与“东蒙”伏羲太昊及其后裔少昊氏有关。《帝王世纪》载:“伏羲氏,风姓也。”在“华夷五方格局”形成之前,东方的“东蒙”、“九黎”、“九夷”即已经客观存在了。诚如郭沫若在《中国史稿》中考证说:“太嗥,号伏羲氏……传说太嗥是风姓,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更直接的关系。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,因而太嗥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。”现在有的苗族支系还可以追溯到九夷,比如,东部方言崇拜盘瓠龙犬图腾的苗族,即是九夷中畎夷的后裔。我们彭水县的苗族,属于东部方言的红苗,崇拜盘瓠龙犬图腾,应该说也是九夷中畎夷支的后裔。
16、九道门寓意于“九黎”、“九夷”
九道门是蚩尤九黎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象征着蚩尤所率领的九个部落。我们知道,“九黎”因九个部落而得名。根据史籍记载和学界考证,“九黎”又称“九夷”。分别是:畎夷、于夷、方夷、黄夷、白夷、赤夷、玄夷、风夷、阳夷。郭沫若在《中国史稿》中考证说:“传说,‘及少嗥之衰也,九黎乱德。’九黎的首领据说就是蚩尤。从一些材料推测,蚩尤属于夷人。那么,九黎也可能是九夷了。相传‘蚩尤兄弟八十一人’,当为八十一个氏族。这样,九黎就是九个部落,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,是一支庞大的势力。”苗族匠工寓意于“九黎”、“九夷”建造了九道门。
17、九道门由九黎部落的八大金刚守卫着
九道门是根据九黎、九夷的九个部落来修建的。九黎的大首领蚩尤兵主的雕像立在九道门最顶端的山墚平台上。从第三道门开始,由蚩尤九黎部落的八大金刚守卫着。如前所述,八大首领未见诸于正史记载,或者只有个别零星的记载。有人根据相关野史资料,认为九黎联盟除兵主蚩尤外,八大金刚分别是:战神刑天、星神夸父、水神共工、飞伯飞廉、雨师屏翳、冥神神荼、冥神郁垒、魔星后卿。由于没有定论,我们暂时不谈他们的历史功绩与贡献。
18、为何蚩尤大殿的门槛没有九黎宫的高?
蚩尤九黎城的建筑是非常讲究的。蚩尤大殿和九黎宫都是九黎城的主建筑之一,蚩尤大殿里敬供的是蚩尤塑像和牌位,意为是灵堂;九黎宫是根据苗族文化元素建立的宫殿,宫殿的门槛肯定比灵堂的门槛要高。
19、蚩尤九黎城屋檐的颜色为什么大多为白色?
景区内几乎所有的屋顶和翘角都是白色的,也有少数是黄色的。这不仅仅只是为了美观,还有它特别的含义。黄色代表的是金,白色代表的是银。对于金和银,苗族更酷爱银。因为金是不多的,它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。银则不同,银价廉物美,更容易走近苗族人民的生活。大家都知道,苗族银饰是世界上最有名的。银头饰就包括饰冠、银角、银扇、银围帕、银簪、银插针、银顶花、银耳环等;银颈饰包括饰项圈、银压领、银胸牌等;银衣饰包括银衣片、银围腰、银扣等; 银背饰包括银背牌、银背吊等。总之,苗族酷白色的银。就连屋顶和翘角都是白色的。
20、蚩尤九黎城为什么要建盘瓠大殿?
苗族分三大方言区,东部方言区(湘西方言)苗族自古以来就一直信奉盘瓠,认为是盘瓠把稻种带给了人间。彭水苗族属于东部方言苗族,在蚩尤九黎城修建盘瓠大殿,敬供盘瓠,是彭水30多万苗族同胞的愿望,也体现出了东部方言苗族的精神寄托和诉求。
21、三苗长廊名字的由来,需要合理解释
根据中国史籍记载,著名的涿鹿大战后,九黎余部退到长江流域建立了三苗国。三苗是苗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。《尚书·吕刑》载:“三苗,九黎之后。”郑玄注:“苗民,谓九黎之裔也。”梁启超在《太古三代载记》中考证说:“三苗、九黎,一族两名。”石启贵在《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吿》中考证说:“苗族,原为上古之初民,举世知之。先汉族而据中原,有史该载。自涿鹿败后,渡江南迁。”
蚩尤九黎时代,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;三苗罐兜时代,苗族生活在长江流域。三苗和九黎一样,都为中华早期文明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。三苗长廊的建筑与取名,寓于三苗生活于长江流域,三苗长廊背后的百米浮雕,主要是颂扬苗族在各个历史阶段创立的苗族文化。
22、三苗长廊背后的百米雕刻
三苗长廊背后的百米雕刻,上面大的长排反映的是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。有下地、犁田、撒种、除草、收割、放牧等;有敲锣打鼓庆丰收、舞龙舞狮喜新年、集群结队走亲戚、男女老幼赶集市、乡场上的平等交换等;有苗家青年集体游方、对歌、男女青年单独约会、男女青年荡秋千、苗家媳妇背娃回娘家等;有苗家的吊脚楼、护寨树枫木、榕树,传统的造纸技艺等。是一幅苗家生产生活的历史画卷,是一幅生动活泼的苗家喜、苗家乐!
下面小的长排,主要雕刻的是苗家人喜爱的各类乐器。主要有铜鼓、木鼓、芦笙、二胡、琴、枇杷、嗽叭等,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民族独有的一些乐器,说明苗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,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也是吸收为我所用的。
23、妈妈阁供奉的是蝴蝶妈妈
妈妈阁是蚩尤九黎城的一个独特性的建筑,妈妈阁里供奉的是苗族的蝴蝶妈妈。我们知道,蝴蝶妈妈的古歌苗族久唱不衰。古歌叙说枫香树种原来在天上仙家,后来从天上掉落下来,枫香树长在鱼塘边,后来遭受到砍伐,就变成了妹榜妹留(即蝴蝶妈妈)。蝴蝶妈妈与水泡游方成亲,生了十二个蛋,最后孵出姜央(人类)和雷、龙、虎、蛇等众兄弟。
枫木变蝴蝶,蝴蝶与水泡成亲,生十二个蛋,最后孵出人类和万物。这似乎有些荒诞离奇。但“神话是人类先祖的创造物,是民族的集体梦。”苗族的蝴蝶妈妈说,不仅符合人类童年的思维,而且还在荒诞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。即认为人类及万物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,而不是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“上帝造人”。妈妈阁就是根据苗族的蝴蝶妈妈情结来修建的。海内外苗族同胞都可以到蚩尤九黎城来祭奠蝴蝶妈妈。
24、九黎宫一楼根雕娇阿依的故事
九黎宫一楼的木雕娇阿依,有着十分生动感人的故事。彭水苗族传说著名的涿鹿之战,蚩尤战败被杀,他的儿子傍尤带领残部向南方迁徙,在武陵山深处不但发现了盐、丹,而且还偶遇一个异族的姑娘。这姑娘就叫娇阿依,她长得像仙女一样的漂亮。傍尤和娇阿依很快就相爱了。娇阿依还生下了他们共同的孩子,日子过得有姿有味。可不久,他们的寨子遭到抢劫,娇阿依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,不幸被坏人用刀刺伤。傍尤过来保护妻子,娇阿依却倒在了他的怀中死去,为了纪念她,人们就编了一首叫《娇阿依》的歌,久唱不衰,一直唱到了今天。
25、九黎宫一楼排列的冷兵器
九黎宫一楼摆有8排古代的冷兵器(仿制品)。有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,有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,有赵云使用的龙胆亮银枪,有吕布使用过的方天画戟等;还有鲁智深使用的禅杖,李逵使用的板斧,岳飞使用的丈八铁枪等等。追溯这些兵器的来源,都与蚩尤率先发明兵器有一定的渊源关系。中国史籍记载,蚩尤最先发明冶炼,所造的兵器有剑、铠、矛、戟等。著名的涿鹿大战,蚩尤"以金作兵",黄帝“以玉作兵”。冶炼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从此,人类开始进入了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。
26、九黎宫一楼为什么端坐着玄武?
九黎宫一楼左池中端坐着玄武,它是用来镇守九黎宫的。根据阴阳五行理论,北方属水。中国史籍记载:“玄武,北方神名”,故玄武是水神。水为万物生长之需,水能灭火,玄武水神属性,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信仰。
玄武崇拜,首推伏羲,后来各部落人群皆信仰之。苗族从北方迁徙至南方,凡是重大建筑,皆立玄武以镇之。
27、百戏楼为什么倒挂着两只梅花鹿?
百戏楼的两头屋檐,分别倒挂着两只漂亮的梅花鹿。因为彭水县的苗族,对梅花鹿特别的感恩,据说,他们的祖先告别黄河、长江流域,向武陵山区迁徙时迷了方向,在山林中怎么也走不出来,是一只梅花鹿带着他们的祖先走出了深山老林,终于来到了现今的彭水耶山,在这里发现了盐、丹,于是他们的祖先就在耶山住扎下来,繁衍后代。彭水苗族同胞是从来不吃鹿肉的。
28、为什么要将“禹王宫”改为“九黎书院”
蚩尤九黎城的宗旨是建造祭祀蚩尤先祖的神圣殿堂,打造苗族文化精品,讲好苗族人的故事。九黎演武场左面的一栋建筑,原名叫禹王宫,是由别的地方移入蚩尤九黎城的,并成为蚩尤九黎城的一个景点。禹王宫只是一栋建筑,没有实际内容,而且一些游客看了感到与蚩尤九黎城不太协调。九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征求和听取专家意见,并报经上级部门批准,已将禹王宫改为九黎书院。九黎书院的牌子已经挂上,外部也进行了装饰。下一步,蚩尤九黎城将在九黎书院陈展苗族从古至今的教育发展演变情况。
29、为什么要将“善堂”改为“武陵民居”
原禹王宫的左面的一栋建筑叫善堂,如同禹王宫一样,也是由别的地方移入蚩尤九黎城的,与蚩尤九黎城的建筑群不协调,也是听取专家意见,并报上级批准,将善堂改为武陵民居。为什么改为武陵民居?因为彭水县地处武陵山区,彭水苗族类似善堂一样的住房还比比皆是。下一步,蚩尤九黎城将在武陵民居展陈苗族的生产生活资料,服饰银饰,火塘文化,堂屋文化等。
30、九黎文化广场的阴沉木是用来避邪的
九黎城文化广场立有一根长粗壮的阴沉木,这是用来避邪用的。阴沉木又叫乌木,形成时间一般是3000年至8000年,还不足以形成植物化石,还是木质的。古人云:“家有乌木半方,胜过财宝一箱。” 阴沉木埋在地底下数千年,集天地之灵气,日月之精华,能持久的保存下来。人们无形之中对阴沉木就赋予了一种灵气,这种灵气就是正气的象征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把阴沉木用着避邪之物。所谓“避邪”,邪就是“邪气”,是邪恶不正之气,与“正气”是相反的。“邪气”代表着一切不好的事物现象。“避邪”,就是希望事物一切顺顺当当,平平安安,一切都朝着“正气”方向发展,不要出现事物不好的一切现象。
31、什么是苗族的火塘文化?
苗家对于火塘有着特殊的感情。据《风凰厅志》记载:“当时苗民被迫迁徙深山老林,无房居住,只好栖身岩穴,或者搭棚为屋,避风躲雨,因为穷的没有铺盖。所以借助火塘烧火御寒”。在苗族传统社会,各地苗居不论那种样式的住宅,都设有火塘,且是不分昼夜、季节,长年火种不熄,以象征苗家兴旺不熄、生命不熄。火塘上悬有坑杆,挂满了薰黑的腊肉、野味。火塘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,周围摆着十数个草凳和木凳,劳作归来的一家人围着火塘煮饭吃饭,亲情浓浓。饭后老辈总是爱给大家讲那些苗族古老的传说或故事,父亲或母亲总是爱传授给子女的某项技艺或讲讲做人做事的道理。平时母亲或姑娘们,就在火塘边纺纱织布或挑花刺绣,特别是女儿的嫁装,大多数都是在火塘边一针一线地完成的。如果遇到亲朋好友来访,大家围在火塘边饮酒放歌,更是情趣无限。无论哪一家来了客人,隔壁邻居都会过来陪客或捧场,有时候喝酒唱歌,一直到天亮。
32、苗族人的基本性格特征
苗族人生性淳朴,与人友善,自古为人们所称道,《炎缴纪闻》曰:苗人“与其曹耦善厚者曰同年,同年之好俞亲于串史。与汉人善者亦曰同年”,只要真心与苗人相处,无论何族,苗人均待之如兄弟,至诚至善,决无欺诈之心。《镇雄州志》卷三谓:苗人“性忠朴”,《大定府志·疆里记》谓:“苗子……性朴实”。费孝通先生在《勤劳的苗家 悠久的历史》一文中说:“我有一次被一位苗家妇女硬邀去吃饭,刚坐下,歌声就开始了。主人唱了一曲,客人就得喝一杯;客人唱了一曲,主人也得喝一杯。唱来唱去,一直唱到散席。”苗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而著称。
33、根雕罗汉与苗族文化有什么关系?
在九黎宫的一楼,摆设了上千个根雕罗汉。有游客问,根雕罗汉与苗族文化有什么关系?严格说来,除艺术作品之外,根雕罗汉确实与苗文化关系不大。但是,我们可以对其赋予苗族文化的含义:
1、可以从根雕罗汉中挑选出苗族的36神72鬼,包装后在九黎宫专置一厅展出,与九黎神柱相对应。
2、挑选出一些高、大、像的根雕包装成苗族的英雄祖先:包括伏羲太昊(东蒙酋长)、少昊(太昊族裔、东蒙酋长)、蚩尤(两昊族裔、九黎首领)、罐兜(两昊、九黎族裔,三苗首领之一) 等,在九黎宫专置一厅展出。
3、挑选出一些包装成苗族的起义领袖,如石柳邓、吴八月、石三宝、吴半生、张秀眉等(起义领袖太多,挑选有代表的) ,在九黎宫专置一厅展出。。
4、挑选出一些包装成苗族崇拜的神仙或人物。比如,《西游记》中的唐僧、孙悟空、猪八戒和沙和尚(唐僧司徒4人已经深入人心,苗族人民非常喜欢。又比如,《八仙过海》中的铁拐李、钟离权、张果老、吕洞宾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苗族发祥于黄海、勃海湾沿岸,生活就在海边边。苗族迁徙至南方后,但对于发生在祖源故土的《八仙过海》尤为感兴趣。
挑选出的要油漆后安玻璃展出。既展示苗族的雕刻技艺,又要与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生活结合起来。而大量的根雕罗汉则应标价处理掉。
34、关于木柱、屋檐上的雕刻
蚩尤九黎城的整个建筑群,大多数木柱上、屋檐上、撑角上都雕刻有龙、狮、虎、猴、蛇、羊、牛、马、梅花鹿等,且大多数是倒挂着的。这除了使房屋坚固、美观外,还体现出人和动物是一家的理念。苗族古歌就认为,人和动物都是由蝴蝶妈妈生的十二个蛋中孵出来的。人兽一家,兽与人同脉。
35、九道门中最后两道石门的雕刻
九道门的八、九两道门是石门,这两道石门上的雕刻十分丰富。有蚩尤兵主、古代部落战争场面、后羿射日、仙女下凡、神仙张果老、宝莲灯等;还有苗家生产生活的丰富场景,如下地干活、挑穗回家、打鼓迎亲、斗牛、斗马、荡秋千等; 还有动植物的雕刻,如龙、狮、虎、象、鹿、猴、牛、马、羊、猪、狗、鸡、鸭、鸟、龟等; 有植物类的雕刻,如树、花、白菜、苞谷、水稻等。在苗族的观念中,万物有灵,万物同根。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世界长期运动的结果,不是上帝创造的。苗族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是符合早期唯物主义思想的。
36、关于九黎城景区出口处的雕刻
九黎美食一条街是景区的出口处。走出去下楼梯洞门上面雕刻的是苗族当神一样敬奉的牛头,两壁的雕刻是苗族的吊脚楼、银饰、铜鼓、芦笙、枇杷、打鱼船、男吹笙、女跳舞、媳妇背娃回娘家等。两边是苗族传统建筑的木板壁头,请大家注意,壁头上有四扇半开的木窗,两扇半开的大门,左大门有两只狗守护着,右大门有一只大公鸡守护着。这体现出苗族传统社会具有“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”的良好风气,这似乎把我们带入到了无限的乡愁。时至今日,边远的一些苗族村寨,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社会风尚。比如,团结互助,热情好客;不欺不诈,不偷不抢;一家有难,全寨相帮等。当然,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熏陶下,苗族乡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。比如,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、求学、经商等等,留下了许多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在农村。打工者回乡办企业、修新房等。
37、蚩尤九黎城的对联是一个看点
事实上,蚩尤九黎城的对联是一个看点。在进入景区的大门、九黎宫、蚩尤大殿、盘瓠大殿、妈妈阁、百戏楼等,都有一幅或多幅品味很高的对联。对联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几千年前的历史史实,以及蚩尤始祖的历史功绩、九黎部落的卓越贡献,炎黄二帝的历史贡献等。而且所题之词,都是由著名书法家书写,字体优美大方。
比如蚩尤大殿的两幅:
上古战神八方弭服 中华根祖千载仰瞻
势御九黎力當二帝 祀隆千古威服万邦
又比如九黎宫大门的两幅:
一宫书纳九黎史 片刻便成千古游
蘸几笔盐泉写成千载史 阅三苗族谱缩在九黎宫
再比如盘瓠大殿的一幅:
远古主兵之神经雷电风雨堪当首领
中原涿鹿之战历兴衰成败无愧英雄
这些题词本身就是最好的导游词。游客有些看到但未必留意,大多数游客根本就没有注意到,由导游具有表情地读给大家听(可不作任何解释),就可以把游客紧紧地吸引住,一下子就把人们的思绪带到四五千年前,带着尊祖重史的心情,进殿进宫观看雕像及展品和内容,以增强文化旅游的氛围,既参观旅游,又增长历史知识。蚩尤九黎城本身就是十分厚重的文化,我们要把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传递给游客。
我要特别提醒:景区内所有的对联,都是歌颂蚩尤和九黎部落的,或歌颂炎黄二帝的。妈妈阁的一副对联和盘瓠大殿的四副对联,是文不对题,张冠李戴,要移动挂到蚩尤大殿和九黎宫来。妈妈阁是祭奠蝴蝶妈妈的神圣之阁,盘瓠大殿是祭奠盘瓠和辛女的神圣之殿。对联要另外请高人来写。妈妈阁的题词对联必须是歌颂蝴蝶妈妈的,盘瓠大殿的题词对联必须是歌颂盘瓠和辛女的。
另外,三苗长廊背后的玉衡台,单一悬挂着一副对联,纯粹是歌颂炎黄打败蚩尤的,有胜王败寇的余毒,建议将其取下。
38、九黎文化广场的石铺地面古生物化石随处可见
九黎文化广场铺的是我们彭水县的乌江石。乌江石具有几十亿年的历史,石中含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。大家可以仔细观察,我们脚下的石块,古生物化石随处可见。乌江古生物化石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。
39、九黎宫一楼顶上为什么雕刻有三星
九黎宫一楼顶上雕刻有三星,即是寿星、福星和禄星。这三星严格说来不完全是苗族的文化。但为什么又要把他们放在神圣的九黎宫,只能说明苗族对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是不拒绝的,他们也信奉和崇拜寿星、福星和禄星,祈求三星庇佑。中华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,互相包容、互相学习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融入一体,已经是谁也离不开谁了。
40、阙门的两柱上雕刻的是苗族标志性图案
九黎文化广场的东广场和西广场,有一汉式的建筑门即阙门,阙门的两柱及雕刻都是一模一样的,前面刻的是凤鸟,背面刻的是幼龙,中面上面刻的是牛头和巫术,下面刻的则是苗族的标志性图案,该图案出现在河北涿鹿三祖堂广场的苗族图腾柱上,刻的是蝴蝶妈妈,蝴蝶妈妈的旁边是苗族的芦笙和护寨的枫香树。 41、阙门的前后为什么雕刻龙和凤
阙门的前后为什么雕刻龙和凤?龙源于伏羲太昊氏后“以龙纪官”,凤则源于少昊氏的“以凤鸟纪官”。伏羲太昊、少昊以及蚩尤,都是上古时期“东蒙”人的大酋长或大首领。阙门本身属汉式或其他民族的建筑,上刻“东蒙”人早期的龙、凤图腾,把多部族的文化揉合在一块,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尤其是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,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,各个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。
42、九黎文化广场霸下背着的石碑为什么是空白的?
九黎苗族文化广场立有8块由霸下背着的石碑,这是功德碑,现碑上什么文字都没有,这是留着以后用的。待蚩尤九黎城工程基本完成立后,要将对蚩尤九黎城做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的名字刻上去。
功德碑为什么要由霸下背着?相传大禹治水时,霸下曾经立下汗马功劳,治水成功后,大禹便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着,以昭仪天下。从此,功德碑都由霸下来背。霸下又称龙龟,龟在古代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。由霸下背功德碑,人们最放心了。
43、蚩尤九黎城的建筑群都寓义“九黎”“九夷
蚩尤九黎城的九道门、九黎遁道、九黎宫、九黎部落、九黎神柱、九黎文化广场、九黎书院、九黎演武场、九黎宫九层楼、九层楼九十九米高、九黎美食一条街、九黎大酒店等等,都寓义“九黎”、“九夷”。蚩尤九黎城是目前国内外最大、最具有特色的苗族建筑群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