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兴文,苗族,左鸠戛彝族苗族乡兴文村人。出生在穷苦苗族家庭。
1950年初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师134团来家乡剿匪,他常为部队带路,部队首长和战士们都很喜欢他,称他“小苗”。
4月,刘兴文参加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跟随部队在威宁、赫章、毕节、纳雍剿匪。
1950年,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。1951年3月,刘兴文所在部队奉命入朝作战。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。
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,45师于5月赶赴芝浦里阻击美军25师和加拿大25旅。在10昼夜激战中,毙伤敌人2800多名。
6月2日,美军第25师以两个团兵力向刘兴文所在的134团7连阵地朴达峰发起猛攻。在坑道里递送弹药的刘兴文也投入了战斗。他紧跟在副指导员后面,向公路边的前沿山头阵地出击,他负责为副指导员揭开手榴弹盖,两人共击退敌人3次进攻。副指导员牺牲后,他跑回原来的阵地向连长报告副指导员牺牲情况。连长下牙腔被炸碎,不能言语,以手示意他迅速回到原地去。他扛起一箱手榴弹跑回阵地,可阵地丢了。在战友梁和庭和赵金平的配合下,刘兴文利用土坡作掩体反击敌人,重新夺回阵地。这次战斗从中午到傍晚,打退敌人11次进攻,毙、伤敌人100多人。
战斗结束后,刘兴文荣立一等功,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他颁发军功章,朝鲜人民军首长为他披红挂彩。
1951年国庆节,刘兴文作为英模代表团成员回国观礼,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他。
庆典结束,刘兴文、郑恩喜、王志林3人到西南三省作巡回汇报。
12月3日抵达贵阳,省党、政、军领导陈曾固、周林、何光宇等到车站迎送。在贵阳期间分别为机关、厂矿、学校作巡回报告,受到隆重欢迎。
1952年初,刘兴文等结束西南三省之行,再次踏上征途,返回朝鲜前线。7月4日,途经朝鲜金化郡时遇敌机轰炸,为掩护战友而牺牲。
1953年,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认刘兴文为二级英雄,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国际一等功臣称号。注:文字来自《纳雍县志》,图片来自网络。